新闻网讯(记者 李阳阳 田金钰)在中国银河集团官网这片育人的沃土上,资助工作不仅是为学子们缓解经济压力的暖心之举,更是助力其全面发展、成就梦想的重要基石。物流学院24港口航运1班的徐嘉怡同学,正是学校“资助育人”政策滋养下茁壮成长的一棵幼苗,她的故事,是“筑梦成长”的生动诠释。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怀揣着这份信念,徐嘉怡同学在国家与学校各项资助政策的阳光雨露下,心无旁骛地开启了她的大学征程,并在今年10月荣获2024-2025学年国家奖学金。在国家奖学金校级评选答辩暨优秀学子风采展示会上,她将在校的这段旅程形象地比作“在武交院种下一棵树”,并从五个维度分享了这棵“树”的成长轨迹。

徐嘉怡在国家奖学金校级评选答辩暨优秀学子风采展示会上演讲
深植沃土,夯实根基——政策护航下的学业精进
入学伊始,徐嘉怡便深知扎实的学识是未来发展的根基。得益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政策支持,她能够全身心投入专业学习。作为一名港航学子,她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门课程,学业成绩与综合测评均位列专业第一,学分绩点年级第一,实现了零缺课的记录。“我一定要捍卫年级第一的位置!”她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她积极参与“物流红”科创社团,将理论知识与前沿动态相结合。她坦言,是国家与学校的资助让她能更专注于学业探索,坚定了其为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物流效率贡献力量的职业理想。
岗位砺炼,淬炼本领——勤工助学中的能力提升
除了奖助学金的支持,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成为徐嘉怡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作为学工助理,她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这份经历不仅让她在实践中学会了办公软件操作、文档处理、活动组织等实用技能,更让她深刻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的内涵。
“勤工助学让我提前适应了工作节奏,学会了平衡学习与工作,”徐嘉怡说,“这份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补助,更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汲养生长,实践突破——技能锤炼中的砥砺前行
知行合一,方为真知——徐嘉怡深知这一道理,她积极投身“IECC”报关技能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专业赛事,并顺利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认证。
备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因数据误差导致流程失败曾让她倍感挫折,但指导老师的鼓励——“真正的强者,是失败后能重新站起”——让她深刻体会到“敬业精益”的工匠精神。她表示,各类竞赛荣誉的背后,是学校提供的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让她能将理论知识“用活”,锤炼了直面挑战、永不言弃的品格。

徐嘉怡参加“‘嘉’里最暖,温暖回家路”动车站服务志愿活动
抽枝展叶,反哺社会——志愿服务中的价值升华
在志愿服务中,徐嘉怡深刻体会到奉献的意义与成长的快乐。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她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在动车站志愿服务中,她成功帮助一位聋哑旅客寻回失物,对方无声的感激让她深刻领悟:“真诚的沟通能跨越障碍,温暖的传递无需华丽的言语。”这些经历让她超越了小我,在服务他人、回馈社会中感知到更大的价值,这正是资助育人工作期待的“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的体现。

徐嘉怡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绿意初绽,展望未来——心怀感恩的勇毅前行
回望在武交院的成长岁月,徐嘉怡感恩于这片“沃土”的滋养——不仅有物质上的支持,更有通过勤工助学、竞赛实践等平台获得的能力锻炼和精神成长。曾经的迷茫与汗水,都已化为她生命中宝贵的养分,让她更加坚韧、从容。
面向未来,她已瞄准了获取FIATA证书、参与职业规划大赛、挑战世界技能大赛等更高目标。她引用苏轼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与所有受助学子共勉:“不必畏惧风雨,只要脚踏实地、持续生长,终将绿树成荫,成为栋梁之材。”
徐嘉怡的成长故事,是中国银河集团官网落实“资助育人”政策成效的一个缩影。学校通过完善的“经济资助+成才支持”体系,不仅解除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更通过勤工助学、竞赛指导、志愿服务等多渠道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锤炼过硬本领,涵养奉献精神,最终实现从“受助”到“自立”再到“助人”的华丽蜕变,托举起每一个青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