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张雨驰)“当AI技术与现实碰撞,会产生怎样的创作火花?”10月12日下午,教学楼南801教室内座无虚席,一场题为“AIGC驱动:数字影像领域颠覆性变革与重构”的讲座在这里举行。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刘波用一个个鲜活的创作案例为在场100余名艺术学子打开了数字影像创作的新视野。
作为长期深耕艺术职业教育的专家,刘波一开场便将自己的创作经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屏幕上的三幅核心影像就运用了AI生成融合的技法。”他边展示作品边解释,当光影美学遇上AI对各类元素的解构重组,传统影像创作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打破,这种将艺术实践与前沿技术紧密结合的分享方式,瞬间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

活动现场
在核心环节,刘波带来了一份特殊的“教学成果展”——来自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学生的AIGC创意作业,“只要你们能够准确的描述你们想要的效果,可以运用即梦、可灵、豆包等 AI 工具实现最终作品的呈现。”他笑着说,一张张充满科技感的海报让同学们目不转睛。接着,刘波展示了运用Alxface软件实现的人数字肖像动态化作品,也有结合淘宝电商需求设计的AI生成服饰效果图,“这些设计运用AI生成了各种服装效果图,这种‘科技+传统’的创作思路值得大家借鉴。”刘院长的点评深入浅出,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在互动问答环节,环境艺术设计的李同学的提问道出了许多艺术生的困惑:“如果未来想从事艺术创作,对我的未来发展会不会产生影响?AI会不会让作品失去‘灵魂’?”刘波笑着给出建议:“AI就像画家手中的调色盘,它能帮你快速调配出万千色彩,但决定画什么主题、传递什么情感的,永远是你自己。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建立‘AI创作工作流’,用AI做前期素材搜集和创意发散,把更多精力放在核心创意和情感表达上。”这番真诚的解答,让现场不少同学频频点头。
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尚洁走上讲台,为这场思想盛宴作总结。“AIGC对数字影像领域的驱动,是一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美学范式的全面革命。”她目光殷切地看着台下的同学们,“武汉这座城市为艺术人才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期待大家能拥抱变化、主动学习,将AI内化为自身创作系统的一部分。”尚院长特别强调,尽管技术在不断迭代,但“打动人心的创意和故事永远来自于人的本身”,希望同学们能把握AIGC时代赋予的“最强大画笔”,在三年的大学生涯中绘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画卷。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地围着刘波交流。“以前觉得AI离自己很遥远,今天才发现它能帮我解决很多创作中的实际问题。”广告艺术设计的王同学拿着笔记本兴奋地说,上面记满了讲座中的案例和软件操作技巧。这场充满温度与启发的讲座,不仅让艺术学子们领略了数字影像的前沿变革,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技赋能创意”的种子,为未来的艺术之路点亮了新的方向。

学生与刘波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