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谢芳 邓俊芬)11月21日,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一场以“校长面对面,共话荣校情”为主题的师生座谈会如期举行。
校长周慎携校团委副书记李朝钦、智能制造学院团总支书记谢芳,与来自智能制造学院30余名各年级学生代表围坐一堂,在追忆校史荣光、凝聚荣校共识的同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业困惑、生活点滴,倾听成长诉求、指导发展规划。

会上,周慎以“一部与长江航运事业同频共振的奋斗史”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沉浸式回望学校72载峥嵘岁月。“从1953年长航干部训练班的初心萌芽,到2003年两校合并的蓬勃新生,再到如今跻身全国双高校的的辉煌跨越,72载栉风沐雨,实现了从行业摇篮到双高名校的华丽蜕变。”谈及学校精神内核,周慎指出:“建校72年来,学校为国家交通事业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十六万余名交通管理干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突出的行业职教办学优势,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周慎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当前,学校正处于双高建设的关键阶段,你们既是这一重要进程的见证者,更是核心参与者与建设者。希望大家能进一步增强国双高意识、践行国双高担当、提升‘国双高‘能力、落实‘国双高’行动,努力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劳模素质、军人作风、鲁班技能、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以青春之力续写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崭新篇章。”
互动交流环节氛围热烈,学生代表们踊跃发言、畅所欲言。24通信(1)班学生张锦杨同学率先分享感悟,他表示,自己所学专业作为国家“双高计划”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的其中一个专业,这让自己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入校以来,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训实践中,我切实体会到学校在双高专业建设上的深厚积淀,也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技能、助力行业发展的决心。”
此外,同学们围绕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积极提问,道出心中困惑:“面对专升本与直接就业的选择,该如何结合自身规划做出最优决策?”“制造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我们需要提前储备哪些核心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同学们结合专业学习实际,提出了针对性问题,周校长耐心细致予以解答。
150分钟的座谈会接近尾声,与校长的面对面交流,既让同学们读懂了学校72载的奋斗荣光,更驱散了成长路上的迷茫困惑,凝聚了奋进力量。未来,学校将持续筑牢师生沟通桥梁,以暖心陪伴护航求学之路,助力每一位学子脚踏实地、逐梦远航。